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桃園區113年績優、資深鄰長暨調解委員表揚活動

  • 發布單位:秘書室
  • 資料提供單位:桃園市桃園區公所

桃園區113年績優、資深鄰長暨調解委員表揚活動今天(12日)在桃園區公所大禮堂舉辦,桃園區區長許敏松盛讚鄰長如同「土地公」、「土地婆」般深知基層問題,並反映給市府改善,而調解委員就像「公道伯」、「公道婆」一樣,公正地排難減解紛,減少訴訟,他們努力地付出也讓桃園的明天會更好。


區長許敏松也強調,桃園市政府相當重視無給職的鄰長,每名鄰長都有意外險、報紙費、研習訓練、聯誼活動,還有工作協助費等保障及福利,市長張善政已經宣布,從明年起,把十多年來都沒有調整過的鄰長聯誼活動費用提高到每人4,100元,以感謝他們無私的付出。


而桃園市政府同樣提供給無給職的調解委員享有意外險、報紙費、觀摩研習、還有出席交通費等保障及福利。


今天(12日)上午在桃園區公所4樓大禮堂舉辦的表揚活動,區公所不僅貼心地為鄰長、調解委員獻上美麗的花束,還安排了拍照專區 ,一早就吸引不少鄰長、調解委員與家屬及里長一起拍照,以留下這值得紀念的一刻,會場相當熱鬧;區公所也為鄰長、調解委員準備了精彩的表演,包括立委、桃園區籍市議員、里長都一起來參與這場盛會,感謝鄰長及調解委員的付出。


許區長在致辭時盛讚鄰長雖是義務職,卻沒有朝九晚五的上班時間限制,反倒是如便利超商一樣,廿四小時不分大小事隨時服務市民,真是辛苦異常。對於鄰長的重要性,許敏松還以「西遊記」中的故事比喻指出,即使法力高強的「齊天大聖」孫悟空,如果沒有在地的土地公所提供各種資訊的協助,也無法完成保護唐三藏的艱巨任務,就如同市政府及區公所沒有鄰長的協助,也無法順利完成市政推動一樣。


他也表示,調解委員不僅讓市民不必事事對簿公堂,節省了往返法院、地檢署的時間、金錢、交通等各種成本,也減輕了法官、檢察官及司法機關的負擔,就像「潤滑劑」一樣,居中促進了社會的和諧。


許敏松強調,不管鄰長還是調解委員,都不是政府部門的正式人員,沒有領政府的薪水,但他們卻可以為了解決這個社會各種紛擾的問題,默默無私地付出與奉獻,讓桃園的明天會更好,其精神值得大家肯定。

  

桃園區公所指出,今天受表揚的資深鄰長有26人,績優鄰長有120人,調解委員有10人,受表揚鄰長年齡在80歲以上的有14人;其中年紀最大的是高齡96歲的永興里鄰長蘇水田,與龍山里鄰長曾錦標、泰山里鄰長林清全、南華里鄰長簡鳳德及龍安里鄰長蔡淑貞等5人年齡都在85歲以上,他們都是老當益壯,不因年齡而減少服務市民的熱情。


服務年資在30年以上的則有6人,包括龍鳳里鄰長呂寶桂、中成里鄰長林秋武、南華里鄰長簡鳳德、福林里鄰長游象波、北門里鄰長張景鎰、永興里鄰長蘇水田等人;其中71歲的游象波、84歲的張景鎰、96歲的蘇水田,擔任鄰長分別有43年、48年、56年之久,他們都是把生命一半以上的時光都投入在為民服務上,更是令人感佩。

    

今天出席表揚典禮年齡最大的是年近90歲的南華里鄰長簡鳳德,簡鳳德長年在南門市場賣包子經營早餐店,是鄰里間眾所周知的「包子伯」,早餐店的工作必需每天凌晨就開始準備,等到早餐店打烊收拾好都已快到中午了,但簡鳳德四十多年來還是不忘鄰長的任務,不管是政令宣導、傳單發送……等,都是親力親為,也因擔任鄰長已長達半個世紀以上,鄰里內任何的人、事、物,他可說是瞭如指掌;身體相當硬朗的他,即使已快要90歲,每個月還是堅持與環保志工一起出勤2次打掃里內的環境,這種毫無保留地投入為民服務的精神,值得大家欽佩。


獲頒調解委員服務年資獎的游財登,不但曾任職近30年的市民代表,也擔任過2屆的代表會主席,在卸任市民代表後也擔任調解委員,他說,市民代表及調解委員都是為民服務,尤其代表會主席與調解委員都需要調和各方訴求,找出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,他強調,如果減少大家的紛爭,社會自然就會和諧及進步,這也是他從代表會主席到調解委員以來一直追求的目標。


獲頒獨任調解績優人員的吳郡山年資長達17年,是專業的地政士,曾任桃園縣地政士公會理事長,除了一般調解案外,只要有土地糾紛調解案件,他總能以專業的意見全力促成雙方和解,即使他早已從地政士崗位退休,卻還是積極為民眾調解,息訟止爭。


不管是游財登還是吳郡山,都大可以在退休後頤養天年,但他們仍選擇退而不休,擔任吃力不討好的調解委員,促進社會和諧,這種貫徹「人生以服務為目的」的精神,值得大家敬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