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民俗節慶是中華文化相當重要的一環,從古代中國到現今臺灣,皆與人民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。傳統節慶是依循著農曆的歲時節令而產生,配合農民耕耘與收成時節,是古時農業社會民眾調節生活作息的重要依據;民俗祭典主要與神明誕辰、成道或祭祀有關,表現出臺灣民間信仰中融合了佛教、道教和神話傳說的多神崇拜自然觀及宇宙觀。節慶祭典大都具有「祈福」、「消災」、「天人合一」、「團圓聚會」的性質,呈現出中國人對祖先的虔敬懷恩,敬畏天地神鬼的傳統。以下為桃園地區全年祭拜節慶的一覽表:

第一節 廟會節慶

民俗活動與民俗技藝是先民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長期累積的結果,其中包含了民間日常活動的實用性與生活性,不但與社會文化、經濟活動息息相關,也充分表現出地域發展的特性。另一方面,大部分民俗活動與民俗技藝均與民間信仰、民間節慶有關,因此民間節慶常與廟會、做醮等活動結合在一起。而地方居民透過這些活動的參與,除了宗教上的功能外,還具有休閒的功能,因此民俗活動的民俗技藝的發展,承載了多重的社會的功能,藉由這些活動與寺廟空間的結合,也形成地方認同與鄉土意識的基礎。

然而,隨著快速都市化的發展,傳統的生活方式、生產關係都產生極大改變,從而導致原有地域文化的內聚力衰退。在民俗活動上,除了少數例外,大部分的廟會節慶內容都出現明顯的變化。其中最重要的是,各種民俗技藝的參與及演出不再是由「庄頭人」所組成,取而代之的是由外地聘請的職業藝團,甚至電子花車等等代形式。如此一來,傳統民俗活動、民俗技藝與地方居民緊密結合的基礎受到嚴重的衝擊。另一方面,廟會野臺的演出與欣賞長期以來一直是臺灣民俗技藝生存的命脈,但在媒體發達的今天,欣賞野臺表演不再成為地方居民休閒的主要選擇;觀眾與演出機會的減少,也加速民俗技藝的衰落。

A.桃園大拜拜

景福宮坐落於桃園區中正路與中山路、博愛路交會路口,一般通稱「大廟」,是全臺灣地區規模最大的開漳聖王廟。其祭祀圈擴及十五街庄,包括桃園街、大樹林庄、大檜溪庄、小檜溪庄、水頭庄、埔仔庄、北門埔仔庄、中路庄、茄苳溪庄、山仔頂庄、小大湳仔庄、大湳仔庄、新中福庄、新庄仔庄、大竹圍庄等,即今之桃園區全境及八德區、蘆竹區部份村里。景福宮於每年元月17日,歷次旗鼓喧天,整齊隊伍,蛤鈴助興,隔年分別前往埔頂仁和宮參香及南崁五福宮進香祈求風調雨順,降賜禎祥,並於丑年及未年舉辦建醮及完醮活動,擴大舉辦慶祝活動。

每次醮典除了要在景福宮前搭建「天公壇」外,另會在其他五處地方,搭建五座醮壇:包括「觀音壇」、「天師壇」、「福德壇」、「北帝壇」、「城隍壇」。每座壇內均設置中國民間故事、忠孝節義的人物與故事之裝飾,進行為期五天的祈安醮典活動。

建醮活動始於景福宮牌樓兩側豎立燈篙,並請各大廟宇的神尊,進駐鑒醮。而後陸續進行斗燈入壇、完醮起功、蓮花燈遊行、燃放天燈、發豬獻刃、齋天酬神、敬地府及普施,以及完醮謝恩等祭典事宜。

祈安醮典期間鼓勵吃齋,禁屠戒殺,慶典期間男性進入廟裡,不得穿戴毛、皮類的衣物,而女人更被禁止進入壇內。據聞光復初期,醮典限制更多,如信眾為表達對上蒼的崇敬,也為維護對桃園土地的潔淨,曾經在桃園火車站實施人身檢查,只要腳穿皮鞋或皮飾者,均不准下車。

B.媽祖聖誕

媽祖是臺灣人最普遍信仰的神明之一,無論大莊或小莊、山村或漁村、鄉鎮或市街、港口或內山,都可看到媽祖廟。有關媽祖的祭祀活動,主要集中在三月,因此諺語云:「三月迎媽祖」,除了「媽祖生」為媽祖慶賀誕辰之外,進香與迎媽祖的活動也極為普遍。

媽祖生日為農曆3月23日,所有的祭祀活動都環繞在其生日前後舉行,生日當天和一般「神明生」一樣會有巡境的活動,媽祖在其轄境內巡繞,以保祐境內平安。桃園慈護宮繞境範圍包括桃園區、八德區與龜山區部分地區。

媽祖聖誕時,有時還需到外地請別的媽祖來當「客神」,因此巡境之前,往往會舉行「請媽祖」或「迎媽祖」的活動,以便主神和客神一起參與巡境。為了媽祖祭典的需要,各庄需準備各式各樣的熱鬧陣頭,以便在迎神賽會時得以代表村庄參與別庄活動。因此,媽祖的祭典也帶動了各項民俗曲藝與武藝的發展,如布袋戲、藝閣、北管、歌仔戲、演陣頭等。

C.中元普渡

相傳每年農曆的7月初一開鬼門,所有的孤魂野鬼放出來到人間。世間善男信女,為了祭祀自己的祖先,並安撫無人祭祀的孤魂野鬼,紛紛購買牲儀果品來祭拜,這種民俗風氣就形成了中元節。

a.7月14日晚上放水燈

放水燈通常是在「中元普渡」和「建醮普渡」前進行,是一種招引鬼魂的儀式。普渡之意在於普施眾鬼超渡亡魂,其動機出於己飢己溺、普及幽冥的仁心。因此在普渡之前必先以豎燈篙、放水燈之方式,通知水、陸界的孤魂野鬼前來接受祭祀。燈篙是以帶葉的青竹懸掛燈具,用以招引陸上的孤魂野鬼,據說每一尺燈篙可招引三里範圍的鬼魂,因此燈篙的高度必須視超渡規模而定,避免因祭品不足反而引起災厄。

水燈的功能則在招引水路的孤魂野鬼,回到人間享受奉祀,因此放水燈通常是在普渡前一天進行。放水燈前需舉行盛大繞境遊行,之後,才將水燈抬到河岸或海邊。另在岸邊擺祭壇,供奉牲禮,紙錢,由僧侶或道士主持祭典,宣讀祭文、唸誦經懺之後,再將水燈放入水中點燃,任其隨波逐流,民間俗信水燈漂流越遠招引鬼魂愈多,信徒所受的庇祐也越大。桃園區施放水燈的地方位於虎頭山旁的大檜溪(舊時係於永燈祠後方水燈堀)。

「放水燈」並不是臺灣專有的民俗,在大陸各地也有放水燈的習俗。水燈分為「水頭燈」和「水燈排」兩種。水燈頭有圓形燈,上面寫著「某某寺廟慶讚中元」燈排列於遊行前列最前頭。另有小屋形狀之水燈(或稱「紙厝」),則排在最後。屋形水燈頭,係由主持祭典之「斗燈首」(即爐主一人、頭家3至6人,及主會、主醮、主壇、主事、天官首、水官首、福祿首等人)各持一燈,隨僧道遊行至河邊,放入水中。

水燈排(水燈筏),即抬扛式燈架,大者以材木為中心,長達四、五丈,寬丈餘,須七、八十人始抬行。筏左右以數條杉木或竹根紮成為筏形,分幾十格至幾百格,使每格懸燈一盞。燈的種類包括煤油燈、電燈、紙燈、花籃燈、龍燈、玻璃燈等,光彩迷離,無不爭奇奪艷,令人嘆為觀止。水燈之外,遊行者各執火炬一把,此稱「打馬火」。遊行程序以路關牌、托燈、大鼓吹(樂隊)為前導,繼有水燈排、樂團、化裝隊。化裝隊多由稚齡男兒兒童裝魚蝦水族類,伶俐可愛,極受民眾歡迎。又放水燈時,樂隊奏出樂調,具有特色,民間形容為「丟丟倉仔,丟丟酷」,蓋其輕快音調,一聞即知為放水燈遊行。對於遊行人員,應由「值角頭」(輪值地區)供應當日點心。

傳統水燈底部是以香蕉幹或樹幹作底,使燈座能漂浮水上,現在水燈則以保麗龍板、木板為底。水燈糊成後在內部安插蠟燭、置銅錢數枚,並裝滿冥紙始告成功。水燈製作是結合糊藝、剪裁、編紥、彩繪等多種藝術的民俗工藝。除了房屋、寺廟造型的水燈之外,另一種水燈則是將「往生紙」折成蓮花狀,上插清香一柱放入水中飄流,稱為蓮燈。

另外,祭壇旁邊還供著紙糊的「大士爺」-陰間諸鬼的統領,俗稱「鬼王」。據說,在中元普渡,大士爺主司分配供品予諸小鬼之職,人們不願大士爺分配不公,而引發好兄弟之間的爭執,故於大士爺頭頂供奉觀世音菩薩像,以司監督之責。位於大士左右,各有一座方型紙厝,左側即「翰林所」-供一般孤魂歇憩之用。紙厝內擺放「經衣山」的紙條;據說「經衣山」裡藏有鬼魂所需之各式陰間用品。普渡結束,民間希鬼王如時召今眾鬼返回陰間,於是要舉行「火燒大士爺」的儀式。

b.7月15日中元普渡

臺灣的普渡分為「私普」「公普」兩種,私普是各家戶各自在門舉行,日期依照傳統風俗決定,各村里事先分別訂出祭日,費用各自負責。祭祀時間為下午4點起,在門口供上三牲、五牲及其他果品,焚香超渡孤魂。普渡時供桌須擺設在門外,不可「請鬼入厝宅」,桌下放置一盆清水,盆上覆蓋毛巾,並備髮梳、鏡子、春仔花、白粉等供好兄弟梳妝打扮。不過在政府統一中元祭拜日期之後,同一村莊或鄉鎮通常在同一天舉行。

公普則由寺廟為中心,由當地仕紳或廟內的主事者擔任「主普」的主祭人。在公普的前夕,廟前要插一根高達數丈,頂端置有一盞燈籠的「燈篙」。民間相傳,只要點著燈篙上的燈籠,陸地上的孤魂就能得知次日當地供有食物,會前往該地聚集。桃園區的寺廟公普向來以景福宮廟埕為最盛大且最具歷史性。

中元普渡時,往往有「神豬競重」比賽,並安排野台戲表演諸類活動。中元普渡的盛典,持續至7月30日「關鬼門」。各寺廟也在午夜時間,拆去燈篙,又稱 「謝燈腳」。

桃園區中元祭典除廟宇及一般民眾於7月15日舉行中元普渡,區內幾個市場則另尋其它日期自行祭拜。永和市場為7月25日、南門市場為7月29日、東門市場則為7月25日。

D.孔子祭典

從漢朝開始,不論在孔子故鄉曲阜,或在各級政府所在地,均有祭祀孔子之儀。國民政府遷台後,對復興中華固有文化極為重視,故於民國57年(1968)指示教育部,邀集各方專家學者組成「祭孔禮樂工作委員會」,負責制定祭孔大典的典禮儀節,經過兩年研討修正,於民59年 (1970) 定案。

桃園本無專屬之孔廟,每年祭孔時,地方人士皆於文昌廟舉行。惟廟宇空間不足,祭孔大典無法遵行古制。直至民國74年 (1985)春,地方人士石萬全、簡麒標等倡議,在當時陳阿仁市長及徐鴻志縣長協助,選定虎頭山麓籌建孔廟,並於民國78年(1989) 9月28日順利落成。

現行祭孔大典典禮程序共有33項。典禮始於全體同聲高贊:「釋典典禮開始」,而後擊鼓請與會人員進場、就位,開散儀門(大門)等;將太牢 (牛、羊、豬)之毛血埋於土中(此舉兼有仁德歸藏之意);接著是迎神、行鞠躬禮、獻禮、上香;最後再撤饌、送神、復位、闈扉及撤班。禮成後則開放一般民眾領取智慧糕、拔智慧毛。

典禮進行中,禮贊生們進退場時皆需要循「五步一頓」的節奏行走;佾生所表演的「八佾舞」,舉手投足均需合鐘鼓之節,典麗的佾舞配合雅正的韶樂,為整個儀式增色不少。

桃園區孔廟於民國78年 (1989)舉行第一次祭孔大典,原先禮生、贊生們多商請學校同學擔任,但因考量一年舉行兩次的祭孔大典,一方面影響學生課業甚鉅,另一方面考量到學生畢業離校後,訓練新手之難處,逐於民國79年(1990)決定往後禮生、贊生、樂生們皆由市內教師擔任。隨著社會多元開放以及兩性平權觀念的彰顯,祭孔活動也由初期依循古禮僅由男性擔任禮樂生及獻官等角色,演變至今天已無性別限制;典禮時間也由清晨5時,觀體人員需持邀請函始得進入的情形,改為6點鳴鐘擊鼓,開放所有民眾參禮。


第二節 民俗活動與技藝

早期臺灣多數居民均由大陸沿海一帶移民過來,為求安心,常常自故鄉奉請神像或香火隨身保護。建立聚落之後則建立廟宇,所攜神像成為廟宇的主神,並進一步發展成地方的守護神。每逢神明誕辰,就會舉辦祭典感謝神恩。另為求居住環境平安,也舉辦神明遶境的迎神賽會。在迎神賽會中,隨著神明出巡護駕的,就是民間各種陣頭。早期臺灣民間的陣頭技藝,都是為了祭神表演及迎神賽會而產生。

目前臺灣陣頭技藝表演團體,以南部最多。而保留農村社會習俗愈多的地方,或廟會祭典愈多的地方,這類表演團體就愈多。至於臺灣北部,則不似南部之興盛。陣頭技藝團體的成立,大都和當地寺廟的祭典有關。

A.神將

在傳統民間廟會中,神將象徵著守護大地與護法,種類繁多,代表意義也不同。其表演陣式。除獨特步法外,每尊神像近40公斤,其舉立與旋轉更是高難度技巧。神將技藝不只是展現神將威武神態,更表現出臺灣民間廟會文化的特色。

一般神將常見的有千里眼、順風耳、七爺、八爺、王爺等,另外,也有一些較小的人偶神像(高度只比人稍高),如濟公、太子、土地公等較小型的神祇造形,民間俗稱為「神童團」或稱「童仔」,這些神偶各自有其一定的腳步、架式。目前各廟均有自己的神將,如媽祖廟的神將主要為千里眼與順風耳。

B.藝閣

廟會遶境活動中,較為特殊者為「藝閣」。藝閣源於唐宋時代的「山車」與「陸船」,前者是作車上搭棚閣,加以彩飾做成山林之狀,並裝扮神仙故事在其中。「陸船」是竹缚成船形裝飾彩繪,人就在其中扛著行走。這兩種都可以活動自如,並有樂工演唱彈奏配樂。山車、陸船發展到明清時,隨著開臺先民傳進臺灣。

在迎神賽會中與各種陣頭融合在一起,藝閣與各種陣頭合稱為「藝陣」。不過,早期的藝閣是用人力扛抬,照明則以火把充用;布景的裝飾有山有水也有古代庭園建築的「台」、「樓」及「閣」,所以迎神賽會出動藝閣稱為「裝台閣」,又稱為「詩意」,而藝閭的內容也常由文人創作設計再由工匠製作。現今藝閣則多用車子載送,並改用燈泡作為照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