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光復初的桃園鎮行政區分25里,以後隨人口增加而調整為現在的76里。而習慣上又依地域的不同將之分為五區,即桃園街區(警區又分東南、西北二區)、中路區、大樹林區、會稽區和埔子區。茲將得名原因和區內概況分述如下:

桃園街區:

在前段「桃仔園的緣由」中說的幾乎都是此街區的種種,在此不贅。

中路區:

中路不是路名,而是桃園區的地名,現在且是市政府、區公所和地方法院等重要公務機關機構的所在地,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氣象。您或許以為中路係為縱貫公路(和鐵路)的中途而得名,看今之桃園區地圖正是如此;其實翻開舊史它是因位在沿海往內陸山地道路的中途而得名,早年在大園、蘆竹登陸的漢族移民,經此南行進入大溪山區開發,其路徑和現在的國際路若合符節;與兩條高速公路聯絡道(桃園內環線)高架路相平行。這確實是個因重要道路穿越而興起的地方。清代的中路純為農村地帶,日據時東面接近城區處漸成鬧市,光復初年設的南門里、西門里,於今各分出南華里、西湖里,都為環巿大道三民路所經,十分繁華。其西的中正里和中山里,民國六十年代以來,許多中外合資工廠沿中山路(即縱貫公路)而設,隨後大廈和新社區如雨後春筍建立,街道縱橫,蔚成新巿區。人口大增,新里紛出,這兩里現已重劃為十里,發展之快,堪稱全巿之冠。現在的中路地區比之昔日,東退西進,西邊畫入茄苳溪以西的崁子腳地區,即今之龍岡、龍祥、龍山三里。內環線的中途設一交流道,位在龍岡、文中、中成三里之間,遠離縱貫公路,疏散車流,促進桃巿全面發展,其利可期。

埔子區:

日人安倍明義說「埔子,意指小的埔地」;埔地即是未墾荒地。

埔子位在桃園區境西北隅,遠離交通要道,發展落後、人口稀少,故稱埔子似甚合理。但據余文儀撰《續修臺灣府志》,淡水廳在雍正年間(1723-35)即設有郵傳舖十一處,此地為南崁舖分汎地。據陳培桂撰《淡水廳志》,稱「此舖設有舖兵三名」民間稱之「舖仔」,日人初訛為「埔仔」,大正九年( 1920)再改成埔子。埔子在光復前分為四部分:北門埔子即俗稱之「廟(景福宮)後」,中正路、民生路和三民路縱橫交會,為內外聯絡主要大道,早期即與鬧巿連成一片畛域難分,今分為北門、中和、永興等三里。頂埔子東濱南崁溪,初為東埔一里,隨著通南崁大道沿途的發達郊區,住宅的大量建築,市區迅速發展,現已分為四個新里。

下埔子初為中埔里,埔子派出所所在,近年受南崁交流道附近迅速繁榮影響,發展後來居上,高樓成群,已分成新埔等六里。八角店至今仍是西埔一里,此區是中山高速公路唯一經過的里,現境內國際機場交流道增設北二高連絡道,形勢大有變化。

大樹林區:

您能想像熱鬧的桃園火車站,從前是茂密的原始林地帶嗎?乾隆十二年(1747)薛啟隆大肆開墾虎茅莊成為桃仔園,緊接著南鄰仍是一片無人居住的﹝大樹林﹞,這地名一直用到台灣光復時,由於淡新鐵路在其北緣設站,使得大樹林分為站前站後兩部分發展迥然不同。站前武陵里,日據時代成為桃園廳治所在地 (1901),和昔日桃園街區連成一片,成為交通、政治、商業的核心區。各種機關團體密佈,直至民國六十九年,市政府、區公所遷往中路區,舊址改建大樓,商業反而更繁榮。

站前的東門是往台北交通必經之途。現在一里三分:東門里有東門國小;東山里有東門市場;萬壽里因縱貫路(萬壽路)而得名,是市體育館(巨蛋)和桃園農工職校所在後站因鐵路阻隔,發展遲緩,日據時期多為溜地(灌溉池塘),以辦天池為最大,廣達十八甲。光復後,此地工廠日增,和龜山工業區連成﹝桃園示範工業區﹞。民國六十年代,配合中正國際機場居民遷移至此,新社區紛立。建有三大陸橋跨越鐵路,繁榮不輸站前,新里不斷增加,現分七里,其中四里帶有林字,分別是:大林、豐林、福林和雲林。

會稽區:

會稽地區位於桃園區東北部,隨虎頭山脈絡自西北向東南,分為水汴頭、大檜溪和小檜溪三部分。大檜榽的地名自古至今有三變:最早是凱達格蘭族龜崙社的一部分,稱為奶笏崙,漢人初來時建莊即稱奶笏崙莊。乾隆四十五年(西元 1780 )改稱大過溪莊,當年南北交通大道橫渡南崁溪之處也。

日據以後,因漳州腔閩南語「過」與「檜」音似,於是圖、書都作「大檜溪」。光復初年大檜溪分為忠義、會稽二里,忠義里是虎頭山公園所在,並有忠烈祠和孔廟;「會稽」是「檜溪」的國語諧音,當年命名有臥薪嘗膽、忠義復國之義。會稽里在民國七十年代春日路開通,土木大興、人口急增,八十一年新置春日、大興二里。東門溪源出大樹林,在巿區北端注入南崁溪,在此兩溪之間的地面較大檜溪莊小,就稱小檜溪;光復以後即繁榮為鬧巿一部分,今分朝陽、青溪、成功和三民四里。

水汴頭因早年在此設水閘,引南崁溪水灌溉南崁一帶農田而得名,原是南崁六大莊之一,日據時期( 1920 年)才劃入桃園街。光復後設汴洲里,東側是巿立殯儀館和示範公墓所在;西側接近高速公路交流道,樓房櫛比,車水馬龍。